首页 > 最新动态 > 《电力勘测设计》十二月刊回眸二〇二四
最新动态
《电力勘测设计》十二月刊回眸二〇二四
2025-01-0310

 关注我们 

请点击上方蓝字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电力勘测设计》


《电力勘测设计》是由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主管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唯一科技类期刊,创刊于1978年。已被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收录。期刊专注于电力行业政策、电力勘测设计、工程管理、新技术及企业管理等领域,设有电网设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新能源和核电等栏目,旨在推广科研成果和推动科技创新,每月月底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 11-4908/TK,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913。


新年启封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在政策引领、技术创新与市场变革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能源电力行业正呈现出多元化、低碳化、智能化的发展态势。这一年,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在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能源行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能源电力行业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创新探索,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2024年,《电力勘测设计》期刊以12期正刊、2期增刊、2组专题,总计242篇论文,向广大读者交出一份浓墨重彩的答卷其中,“封面项目”共刊载了来自电建西北院、电建北京院、中电工程华北院、电建华东院、福建永福电力、中电工程西南院、电建湖北院、中电工程西北院、能建广西院、能建数科集团等各设计院,涉及“抽水蓄能、漂浮分布式光伏、沙漠光伏、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光热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海上风电”等项目。

上半年,《电力勘测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官网焕颜整装再出发,网站全新升级并投入使用,截至2024年底,点击量突破48万次。

下半年,策划《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关键技术》《氢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题,共计刊登文章13篇;新设“标准化”专栏,发表文章2篇。






向上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12月31日,《电力勘测设计》2024年十二月刊公开出版。

封面故事

THE COVER

本期封面,是来自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湖北应城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以及6个行业示范、数十项国际首创、全球首次突破。其成功并网是新型储能于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的里程碑事件,验证了大容量、高效率、超长时“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为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示范,标志着我国大功率压气储能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项目建成后,每天可蓄能8小时、释能5小时,全年发电量约 5亿千瓦时,将为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本月刊收录论文17篇,设有“新能源、技术经济、系统规划、电网设计、工程勘测、火力发电”等栏目。


“新能源”栏目

01

基于Mamdani型模糊推理的海上风电场宏观选址研究

吴梦成,从雨亭,徐继尧,郑书誉

摘要:海上风电场宏观选址作为海上风电建设项目的前期工程,对风电场建设的成败及其今后的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Mamdani型模糊推理得出准则层的综合评价值,得到备选场址的最佳场址及优劣排序。采用“If-Then”推理法则,避免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通过引入语言变量和隶属度函数,良好体现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利用Matlab工具箱,增强了专家与计算机动态交互的决策过程,使评价过程更方便快捷,提高了选址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江苏省陆上风电场运行噪声分布规律研究

彭秀芳,施晨

摘要:为揭示风机参数对江苏省陆上风电场运行噪声分布规律的影响,剖析其关联程度,采用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选择4个典型陆上风电场开展现场噪声强度监测试验,取得不同单机容量、风机倒塔高度及风电场运行风速情况下的实测噪声数据,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风电场相同位置噪声强度与单机容量、风机倒塔高度及运行风速呈正相关,且当风电场运行风速达到额定风速后,噪声分布范围几乎不变;风机密集区域受噪声叠加效应影响,噪声衰减速率显著降低。模拟结果可为江苏省后续陆上风电场布置提供一定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技术经济”栏目

02

基于指数标度G1-FUZZY法的EPC项目投标风险评价研究

魏利邦,胡婉琛

摘要:随着我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行EPC总承包模式,传统设计院积极向工程公司转型,以设计院为牵头主体的EPC总承包已逐步成为主流建设管理模式之一,EPC总承包业务在设计院营收占比中也越来越高,设计院面临的经营风险同时也大幅增加;为了从源头有效控制风险,通过技术、管理、业主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构建EPC总承包投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指数标度G1-FUZZY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设计院EPC总承包投标阶段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电网侧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研究

周珊,毛毳,武志阳,汪胜,潘茜

摘要: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将在安全、低碳、经济要素平衡中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首先选取多项指标并建立电网侧储能电站经济效益评价模型,通过实例研究对当前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储能技术条件和政策环境下,储能电站的盈利空间较小、经济性略低,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光储直柔配电系统经济分析与商业模式研究

王浩,李兴方,黄菲菲,林瑞刚,曾真

摘要:光储直柔配电系统将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相结合,实现光伏优先自消纳、削峰填谷和灵活性调节,从而缓解电网压力。以广东省某新建办公建筑光储直柔配电系统为例,采用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法进行经济分析,验证光储直柔配电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针对配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基于不同投资主体的特征,从投资范围、模型特点和适用范围等角度研究光储直柔配电系统的商业模式,以推动光储直柔配电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系统规划”栏目

03

高渗透率构网型光伏能源的增量配电网规划

吕怀军,李德彦,何毅雄,乐开平,吴琳

摘要:为增加增量配电业务的收益,提出规划高渗透率光伏能源策略。通过分析构网型光伏技术发展,研究其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能源接入配电网的支撑,提出一种“双环网-中心开关站”的接线方案及其电压越限、短路电流的验证标准。通过对配置高渗透率光伏能源的目标园区配电网规划进行分析计算,验证接线方案的合理性和投资净现值的可行性。配置高渗透率光伏能源是增量配电网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大型新能源基地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李真,曹广霞,叶凌云,曹丽红

摘要:规划环评在规划优化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少有针对大型新能源基地规划开展的环评研究工作。本文以甘肃西北部某大型新能源基地规划环评为例,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环境影响识别,构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并基于评价指标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该指标体系衔接了国家“三线一单”工作中关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可为同类大型新能源基地的规划环评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电网设计”栏目

04

城区中利用原有高压线路路径升级改造设计研究

黄辉,陈孝湘

摘要:在部分城区输变电工程中,由于城市现有发展、未来规划等原因,已无法开辟新的高压架空线路走廊,只能利用已建线路路径进行升级改造。对这类高压线路工程,通过新旧线路通道整合、导线电磁环境的优化、增容耐热导线的选择、建设时序及临时过渡方案的设计、铁塔选型及基础施工等措施,达到满足城市规划、缩短建设工期、优化环境指标、降低工程投资的目标,使工程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本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根键基础承载特性研究

杨森林,马雄,康羽鹤,张君,李涓,陈旭

摘要:针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埋深较浅的根键基础以其结构特性和经济性被采用,以提升基础承载力性能。在现场足尺试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传统金属式装配基础与单双层根键基础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水平荷载作用下主筋应力情况及根键弯矩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根键基础水平承载性能明显优于传统金属装配式基础;双层根键基础的水平承载性能比单层根键基础更高,其受拉侧变形量大于受压侧,符合基础受水平推力作用下产生与施力方向一致的位移规律;双层根键基础的上层根键受水平推力影响小,弯矩变化率小,而下层根键发生的情况则与上层相反。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特高压直流、交流与接地极线路同塔防雷研究

颜子威,龚有军,葛恒

摘要:为减少土地资源占用,需将特高压直流、高压交流与接地极线路同塔架设,该方式下的线路防雷性能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电磁暂态程序和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对±800 kV、2×220 kV与接地极线路同塔时的耐雷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对比分析同条件下同塔架设与单独架设时的雷击跳闸率,并对接地极线路同塔存在的双极闭锁风险展开研究。研究表明,±800 kV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以及由接地极线路同塔导致的双极闭锁率较低,同塔2×220 kV线路为防雷薄弱点;相比单独架设,±800 kV线路的雷击跳闸率显著降低,2×220 kV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将明显增加;通过增强绝缘辅以减小保护角等优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2×220 kV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防雷优化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不同线路间的绝缘配合问题。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工程勘测”栏目

05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无人机影像精度提升分析

郭雪瑶,晋涛,余忠迪,童心

摘要:目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水保项目影像拍摄中大量使用无人机,但无人机拍摄的正射影像缺少外控纠正,生成的正射影像精度较低,只能在前期当作普通的巡视影像,不能进一步用于环水保核查。依托某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对现有的无人机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一套提高正射影像精度的方法和流程,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水保项目后续的环水保核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运用ArcGIS结合协同克里金法与CFD法对地形风数值模拟研究

王世康,王国江,吕云海,郑伟

摘要:为更准确估算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速,运用ArcGIS结合协同克里金法、计算流体力学法对天山某区域风速进行计算研究,探寻二者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能。研究发现,运用ArcGIS结合高程进行协同克里金插值对风速预测的结果符合随海拔增高而增大的规律,同时符合一定空间分布特征,适合大范围预测;计算流体力学法对局部区域计算结果同样符合风速随海拔增高而增大的规律,较于插值法,计算结果展现出微地形对风速、风向的影响,预测结果更加全面。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复杂环境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王启泽,高晓,张海龙,郭亚真,库新勃

摘要:变电设备巡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巡检机器人的出现为变电站的全天候巡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机器人自主导航巡检的核心技术在于路径规划,通常采用基于采样的规划算法。然而,上述算法在应用于巡检路径规划时,基于采样的规划算法常面临采样随机、忽略能耗以及路径不平滑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nformed-RRT*的改进算法,通过起始点空间方位附加象限约束提高初始路径的搜索效率,结合路径最短与能耗最低的双重约束实现三维空间的全局路径规划。仿真实验统计结果表明,与传统RRT系列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平均路径长度能够缩短12.6%,能耗能够减少13.3%,且路径更加平滑,更适用于机器人在变电站的巡检应用场景。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火力发电”栏目

06

燃气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应用研究

陶永成,刘永旭,王泽鹏

摘要:通过探讨燃气锅炉和联合循环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效果。以华北地区某联合循环电厂为案例,对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进行配置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采用燃气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82 a,投资回报率优异,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二次再热机组湿法脱硫塔入口烟温选择研究

范波,尹进,石韬,范小光

摘要:湿法脱硫塔入口烟气具有丰富的余热资源,在吸收塔入口设置低温省煤器,能够合理降低吸收塔入口烟温,既有助于余热回收,降低机组煤耗,又有助于脱硫系统节水。文章基于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以某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为例,计算不同脱硫塔入口烟温对余热回收、设备造价及投资回报周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脱硫塔入口烟温对低温省煤器设备造价影响最大;脱硫塔入口烟温为85℃时,投资回报周期最短,与大多数电厂的实际运行温度相符;脱硫塔入口烟温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余热回收、设备造价及金属腐蚀三者的协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汽轮发电机基础模型试验的研究与改进

胡云霞,何喜洋,李伟科

摘要:汽轮发电机基础物理模型试验的振动响应测量结果普遍小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为了分析导致物理模型与数值模拟差异的原因,提高两种模型预测振动响应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对多个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基础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从振动评价体系、阻尼模型的选择、数值分析方法的选取等方面分析导致两种模型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两种模型精确度的建议。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2025年,期刊编辑部将继续保持《电力勘测设计》期刊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国家政策方针,聚焦电力工程行业科技前沿,着力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

2025年,笔耕不辍,琢筑精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浏览十二月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