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请点击上方蓝字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电力设计信息》2024年第22期正式发布。当北半球的11月渐染冬意,彼时温暖而多雨的里约热内卢迎来了二十国集团峰会的盛大召开。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这座热情四溢的城市举行会晤,并发布了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宣言重点强调全球气候行动和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支持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并努力提升全球能效水平。峰会重申了对《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承诺,呼吁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合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球治理必须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中国积极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通过加强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走在全球气候行动前列,展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决心。
封面故事
本期封面选自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新疆吐鲁番1吉瓦“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60亿元,涵盖900兆瓦光伏和100兆瓦光热发电,采用熔盐储热技术,旨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稳定供电。项目位于吐鲁番市鄯善县,总装机容量为1吉瓦,其中光伏发电年均发电量约18亿千瓦时,光热发电年均发电量约1.7亿千瓦时,预计每年节约66万吨标煤,减少17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此项目有助于新疆发展清洁能源基地,提升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并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新能源布局做出重要贡献。
目 录
01
文件选登
1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强调要构建全方位的电力安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特别是在风险管控、设备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它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共治,推动改革创新,加强技术监督与文化育安,并要求各级部门落实责任,确保电力安全管理高效有序,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和可靠性。
2
《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
为应对电网规模扩大和运行复杂性增加带来的安全风险,国家能源局修订了《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试行)》,优化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新修订的《办法》强化了源头治理、细化了风险定级、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及各类电网主体的责任,特别强调了风险治理的全过程管控。修订后的办法包括风险管控范畴、定级原则、源头治理要求及与电网安全实际工作的衔接,旨在提升电网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大面积停电风险,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管理办法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是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管理的修订和完善,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版《规范条件》聚焦于优化生产布局、技术创新、绿色制造、资源综合利用、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强调提升产品效率、推动碳足迹核算和光伏产品回收利用。同时,修订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资本金比例、加强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等要求。企业申请《规范条件》需满足法律合规、技术能力及质量标准等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多方协同推动政策落实,强化企业监督,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02
经验交流
1
南海电力设计院:
领跑储能未来,点亮“电力粮仓”新梦想
南海电力设计院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储能设计经验,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稳步发展。该院积极推动新型储能项目,涉及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储能,提供多元化的设计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凭借技术领先,南海电力设计院不仅在国内多个储能项目中取得成功,还积极探索包括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固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其在设计中注重创新与高效服务,通过精准的技术方案与全流程支持,助力大湾区能源保障。
2
中国电建福建院搭起海上“数智之心”
中国电建福建院研发的海上风电规划设计数字化平台,以GIS+BIM技术为核心,结合WebGIS+XR,成功实现了海上风电选址、环境评估和风机排布等关键环节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平台集成了多源数据,如海洋气象、航运交通等,为规划设计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解决了数据管理和协同效率问题。通过VR可视化技术,平台实现了三维数字化风场模型展示,提升了设计的直观性和可行性评估,为海上风电建设提供了智能化、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03
项目聚焦
1
核心技术出海记
——南美首个气垫式调压室主体完工
秘鲁圣加旺Ⅲ水电站的气垫式调压室项目,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工程,采用了成都院独创的气垫式调压室技术,成功解决了环保和地质复杂等挑战。项目设计过程中,成都院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创新方案,优化选址并进行严格的地应力测试,确保了调压室的安全性。尽管面临全球疫情和地理距离的困难,设计团队通过线上协作和现场实时调整,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该项目标志着成都院在南美市场的成功突破,彰显了其核心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2
只争朝夕抢履约,万里征程建新功
——柬埔寨ADB变电站群总承包项目纪实
在柬埔寨炎热的夏季,中国电建福建院的项目团队以争分夺秒的决心,克服国内外时差、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及外界环境的等多重挑战,奋力推进柬埔寨ADB变电站群总承包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工作。通过高效的国内外协作,团队顺利完成了8座变电站的测量工作,同时在美标规范学习和技术交流中不断提高设计质量。项目团队在保障设计进度的同时,紧密配合业主和施工单位,为后续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04
企业快讯
1
中国电建昆明院在西藏连中多项勘察设计及EPC总承包项目
中国电建昆明院在西藏市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连续中标多项勘察设计及EPC总承包项目,涉及风电、光伏、信息化、城建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全球海拔最高的风电项目和光储项目,这些项目将提升西藏的能源供应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
中国电建华中院中标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煤电项目
中国电建华中院成功中标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6×66万千瓦煤电项目的勘察、初步设计及设计咨询服务,这是我国最大规模的火电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成为“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的重要电源基地,助力新疆能源保障和绿色产业发展。
3
国内首座1000米级水头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可研报告通过审查
国内首座1000米级水头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盐源白乌抽水蓄能电站的可研报告通过审查。该项目由中国电建成都院规划设计,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装机容量170万千瓦。会议期间,专家组审议了三大专题报告,并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已列入2025年核准计划,标志着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重要进展。
4
中国电建中南院520海上自升式勘测试验平台启航
中国电建中南院520海上自升式勘测试验平台于11月14日启航,开始执行首次海上风电项目勘测作业。520平台是国内数智化程度最高、设备最先进的海上综合性勘测平台,具备自动化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等多项功能,能够在深海环境下提供高精度勘测。平台还配备数字孪生系统、智能能效管理系统等技术,保障作业安全与效率。此平台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南院在海上风电领域迈入新阶段,为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5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新疆段实现全线贯通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新疆段近日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的重要进展。该线路全长约2290千米,途经五省份,福建院负责该工程第2-2标段设计,线路长度111.17千米,新建铁塔222基,线路按单回双极架设,途经新疆哈密市伊州区。预计2025年投产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超过360亿度电,替代600万吨燃煤,减少16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贡献重要力量。
6
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11月28日,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该项目迈出重要一步。漳州核电厂作为“华龙一号”技术的核心示范基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采用创新融合方案。该机组每年可发电超过100亿度,预计为减少碳排放和煤炭消耗做出重要贡献。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国能建华东院承担常规岛及其BOP设计工作,为机组并网成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7
湖北院承建的宜昌秭归九畹溪光伏项目首批发电单元并网发电
湖北院承建的宜昌秭归九畹溪130兆瓦光伏项目首批发电单元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结合当地特色,打造光伏发电与旅游、种植相结合的综合体,年发电量约1.3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9万吨,并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助力当地能源转型。
8
首钢京唐公司23.195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
11月20日,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承建的首钢京唐公司23.195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涵盖9个屋顶光伏和4个水面光伏电站。该项目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年发电量3129万千瓦时,节约标煤0.95万吨,并大幅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
9
甘肃兰州甘露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带电投运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甘肃院设计的甘肃兰州甘露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带电投运。作为兰州电网“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投运后将显著提升兰州新区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支持电网解环运行,增强供电保障能力,满足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0
浙江院设计的500千伏三澳核电送出工程全面投产
近日,中国能建浙江院设计的500千伏三澳核电送出工程全面投产,确保了三澳核电站2台机组的电力输送需求。该工程包括多个线路改接和变电站扩建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约54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00万吨。
11
乌拉盖至白音华500千伏线路工程投运
11月27日,中国能建辽宁院参与设计的乌拉盖至白音华500千伏线路工程投运。该工程是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电通道的配套项目,线路长214千米,新建铁塔484基。项目的投运将促进国家资源优势区域互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支持低碳战略的实施。
12
我国单体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在鄂尔多斯并网发电
11月5日,我国单体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蓝海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鄂尔多克前旗,总占地10.5万亩,铺设近590万块光伏板,是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福建院总承包了500MW光伏区建设,采用“光伏+生态”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使用环保桩基保护生态环境。项目预计年发电量57亿千瓦时,替代传统火电,减少171万吨标准煤消耗和47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东部沿海提供绿色能源保障,推动当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重发展。
13
台州三门电网侧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启动投运
11月14日,由中国能建浙江院牵头总承包的台州三门电网侧储能电站顺利并网发电并启动投运。该项目位于浙江台州,规划总用地4.16公顷,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初期规模为50兆瓦/100兆瓦时,最终达到220兆瓦/440兆瓦时。项目创新应用数字储能技术,提升系统安全性和循环寿命,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的优势。投产后,每年可为台州电网提供6600万度绿色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增强电网调峰、调频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浙江电网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14
贵港覃塘多能互补项目一期500兆瓦光伏工程全容量并网
11月10日,广西院总承包的贵港覃塘多能互补项目一期500兆瓦光伏工程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包括覃塘北1区(350兆瓦)和南区(150兆瓦)光伏项目,总用地约1.2万亩,是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一部分。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7.14亿千瓦时,年均节约标煤约2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7.4万吨。同时,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在光伏板下种植药用植物,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能源与农业、生态融合发展。
15
上海院项目入选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咨询设计服务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海纳工程院项目”入选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为“光储直柔建筑直流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工程。该项目结合低碳发展目标,采用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光伏发电、储能、直流微网及柔性负荷调控技术,推动建筑节能减碳,并实现碳中和目标。项目已纳入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并在COP28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