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请点击上方蓝字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在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当下,每一次政策落地、每一个工程进展、每一项管理创新,都在推动行业向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未来迈进。
本期内容聚焦政策趋势、工程动态、科技创新与管理实践,呈现行业在“绿色低碳、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方向上的探索与成果。协会将继续依托平台优势,为会员单位搭建交流窗口、创新共享载体,推动行业凝聚力量、共创未来。
封面故事
目 录
01
文件选登
1
《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围绕推动新能源由“规模扩张”向“集成融合”升级,从多维度一体化开发、空间集约利用、分布式融合应用、系统协同运营等方面提出系统举措,强调光风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集约布局、交通与建筑等领域的新能源深度应用,以及数字化、构网型技术与虚拟电厂等新模式推广。同时推动新能源与制造业、高载能产业、新兴产业协同布局,拓展绿氢、绿氨醇等非电利用场景,完善供热供暖模式,并在组织保障、项目核准、电力调度、市场机制等体制层面同步优化,旨在到2030年全面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构建支撑绿色转型的新型能源体系。
2
《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
《意见》强调将新能源从“大规模开发”全面推进到“高质量消纳”,通过分类引导“沙戈荒”基地、水风光基地、海上风电以及省内集中式与分布式新能源的统筹布局,推动就地消纳与外送并重;创新集成发展、绿氢氨醇等非电利用、产业协同、源网荷储一体化和绿电直连等新模式,实现多元化利用。文件提出加快建设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调节资源,提升电网承载能力和智能化调控水平,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并通过市场化机制优化跨省交易、现货市场、绿证和容量补偿等制度安排,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为基础引导新能源高效消纳,最终形成稳定可控、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
3
《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聚焦加快煤炭与新能源深度融合,提出以矿区为重要载体发展光伏风电、推进采矿环节电气化和运输新能源化,因地制宜推广地热、太阳能等清洁供暖,并建设多能互补的智能微电网,提升矿区绿电利用比例。文件同步推动煤电与新能源联营、煤化工绿电与绿氢替代、CCUS 应用等产业协同,拓展绿色低碳新业态;同时强调加强技术攻关、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和并网保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融合发展模式,加快煤炭行业绿色转型。
4
《关于进一步完善促进民间投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随着电网和油气管网的公平开放、新能源项目准入优化、储能与绿电直供等新模式加快推进,民间资本在能源领域的参与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充沛的市场活力。
文章从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壁垒、增强投资预期等方面分析了政策对能源行业的深远影响。
02
协会工作
1
聚焦价值创造,引领行业未来
第五届供配电工程数字化设计(EIM)大赛在佛山成功举办
第五届供配电工程数字化设计(EIM)大赛在佛山圆满举办,20余家单位的30 余项作品参赛,集中展示线路、变电、配网、新能源等领域的最新数字化成果。大赛全面展现数据驱动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前沿应用,凸显数字化对工程质量、安全与效益的深度赋能。协会通过连续举办 EIM 大赛,不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创”的行业引领作用,持续推动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的数字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03
项目聚焦
1
4600米,星光与灯火交织:成都院芒康电网项目联结援藏情
在海拔4600米的雪域高原,中国电建成都院用一条延伸在群山之间的电力线,点亮了芒康300余户农牧民的生活。从三代人守望的酥油灯到村舍里第一次亮起的电灯,从青稞脱粒机到孩子们在明亮灯光下读书,这条银线不仅带来光明,更带来了发展、希望与现代文明。星空与灯火在高原交汇,映照着央企援藏的责任担当,也照亮着芒康人民走向未来的道路。
03
人物聚焦
1
披荆斩棘,绘就高原肌理
——贵州院“500千伏越州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图勘测团队保障高原线路勘测稳步推进
在云贵高原乌蒙山脉深处,贵州院500千伏越州输变电工程线路勘测正在稳步推进。面对高海拔、复杂地质与生态敏感区的多重挑战,勘测分公司以党建为引领,组建党员为核心的“青年突击队”,以“探路先锋”精神攻坚克难,运用无人机航测与三维设计等技术提升勘察精度,同时通过优化线路、科学踏勘最大限度减少植被破坏,实现工程与自然共生。下一步,突击队将继续以科技、生态与团队力量为支撑,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笃行不怠、勇挑重担。
04
企业快讯
1
中国能建广西院中标宁夏华电海原北山洼“以大代小”增容风电总承包项目
项目位于宁夏海原县,总装机200兆瓦,建设内容涵盖新建风机、11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等。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区域发电效率与电网消纳能力,助力能源结构优化,为风电存量改造和风光大基地建设提供示范。
2
西南地区首个高海拔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开工
中国能建云南院开工建设西南首个高海拔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昆明安宁350兆瓦示范工程。项目利用退役盐穴建库,配置350兆瓦/1750兆瓦时非补燃式储能系统,是云南首批、容量最大、放电时长最长的新型储能示范工程。建成后将承担昆明电网调峰调频与备用任务,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探索高海拔盐穴储能的标准化路径。
3
全国首台混合塔架预制梁板式基础顺利实施
我国首个混合塔架预制梁板式基础示范项目在甘肃古浪顺利实施并完成吊装。该示范工程由上海电力设计院联合多方攻关,成功突破预制设计、加工、运输与施工等关键技术,项目验证了预制基础的可行性,为解决风电项目施工难题提供新范式。
4
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风光储一体化混合能源电站全部风机吊装完成
南非奥亚混合能源项目完成全部18台风机吊装,标志着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风光储一体化电站建设进入电装与调试阶段。项目由北京院高标准推进,克服复杂地形与极端天气,实现毫米级吊装精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5.7亿度,将为南非电网提供稳定清洁电力,缓解当地电力短缺。
5
全球海拔最高光热电站封顶
电建西北院牵头总承包的全球海拔最高西藏首座塔式光热电站————西藏开投安多土硕100兆瓦光热电站吸热塔成功封顶。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55亿千瓦时,将为西藏电网提供稳定清洁能源,为高寒地区新能源开发提供示范。
6
南网新能院220千伏佛永乙线顺利投产
南网新能院设计的220千伏佛永乙线顺利投产,该工程历时14年建成,是佛山主网中路径最长、截面最大的电缆线路之一,并包含佛山首个全岩层深埋顶管隧道。项目成功攻克深基坑、硬岩长距离顶管等多项技术难题。投产后将构建区域完整双回路网架,显著提升佛山片区供电安全与跨区供电可靠性。
7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六机一控”发电项目投运
由能建中南院设计、建筑集团承建的华润电力蒲圻三期2×1000兆瓦机组顺利投产。项目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全面投运后年发电量达90亿千瓦时,将显著提升湖北电网保供与调节能力。项目采用国产、自主可控的一体化DCS,首次实现多机组集中控制,提升运营效率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8
毕节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
电建贵州院设计的毕节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作为贵州电网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输变电项目,建成毕节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并应用多项创新技术。工程投运后将构建贵州重要输电通道,年消纳清洁能源约80亿千瓦时、输送电量超150亿千瓦时,显著提升区域绿电外送能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9
国能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9号机组投产
能建浙江院总体设计的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火电厂——国能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9号机组顺利投产。采用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及十余项节能环保创新,试运期间各项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超800亿度,将显著增强华东地区电力保障能力,助力煤电高效清洁发展与新能源消纳。
10
电建成都院总承包壤塘蒲西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成都院EPC总承包的壤塘蒲西Ⅱ光伏项目首次并网发电。项目位于海拔4200~4590米高原,总装机350MW,配35MW储能及220kV升压站,采用“草光互补”模式,智能化施工保障高原安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6.8亿千瓦时,减排约59.17万吨,助力地方绿色发展与生态修复。
11
国内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正式投运
10月30日,国内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新增能源消纳能力800万千瓦。工程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长4197公里,打通南疆电网,优化生态保护,实现电网建设与绿色能源外送并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
12
电建华中院自主研发的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成功应用
华中院自主研发的灰坝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程寨沟灰场成功应用,布设200余监测点,实现多维数据实时采集、智能预警和动态风险评估。平台融合北斗定位、物联网、数字孪生与AI技术,提升灰场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有效防范事故,彰显工程安全与科技创新结合成果。
13
广州电力设计院护航十五运开幕式
广州电力设计院为十五运开幕式提供创新绿色保供电方案,首创“市电+储能主供、柴发备供”,配四重保障确保场馆电力全程零停电、零闪动,彰显安全可靠与技术创新实力,巩固广州院在配网设计领域核心竞争力。
05
管理论坛
1
共谋清洁能源发展路径 携手构建东亚绿色新生态
——福建院参加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
电建福建院参加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围绕区域高水平互联与绿色转型,集中展示在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等多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以规划研究与工程实践呈现清洁能源发展全景。论坛上,福建院专家围绕海上风电大规模送出等关键问题提出系统性技术路径与全链条解决方案,展现“福建院方案”的行业价值。论坛期间,福建院与东盟多国就绿电接入、电网规划及清洁能源合作深入交流,持续推动区域能源协同发展,以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助力东亚构建绿色新生态。
2
绿色动能澎湃:中国电建成都院“十四五”能源答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电建成都院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发力绿色低碳发展,以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构筑国家绿色能源底座,打造多项世界级“国之重器”;同时加速布局光伏、风电、光热、储能等多元业务,形成从高原到沿海、从国内到“一带一路”沿线的绿色能源版图;并以数字化和智能建造为牵引,推出“数字水电”等自主平台,引领行业技术变革。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都院以创新驱动、技术引领和国际履约能力向世界输出中国方案,在服务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和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中展现出强劲实力与担当。
3
“信得过班组”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能建陕西院办公室创建“全国5A级质量信得过班组”纪实
中国能建陕西院办公室以专业精神和系统思维打造“全国5A级质量信得过班组”,通过精准识别需求、优化流程体系、强化培训闭环和深耕日常管理,实现从“各自为战”到高效协同的全面升级。班组以创新破局,围绕经费管理系统、电子刊物、工作手册等“小切口”持续攻坚,形成多个创新成果并获得软件著作权与管理创新奖,展现职能部门在平凡岗位中也能引领变革的韧性与智慧。这支年轻团队凭借务实、执着与专业,在服务质量、制度建设与价值创造中不断精进,为陕西院高质量发展树立示范标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