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电力勘测设计》2025年度网络首发(三期)
最新动态
《电力勘测设计》2025年度网络首发(三期)
2025-09-225

 关注我们 

请点击上方蓝字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1

网 络

首 发

绿电直连模式下的风光储容量配置研究

陈昆灿1 陈荣锋2 陈恺1 赖敏榕1 林谋1

1.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2.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摘要: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绿电直连作为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的创新模式,已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政策要求,以有降碳刚性需求的出口外向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风电、光伏出力特性与负荷匹配关系,定量分析了风光配比、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负荷规模及储能配置对新能源替代率和上网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宜超过80%,风电、光伏规模配比按1:1配置,储能配比按20%配置,可实现新能源替代率最大化与上网率最小化的协同优化。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2

网 络

首 发

绿色算力中心全生命周期用能管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冯勇1 句赫2 段升位1 罗志源1 蒋艾町1 李舒涛2 赵号3

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算力中心能耗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文章设计并实现了绿色算力中心全生命周期用能管控平台。通过深入分析规划、设计、运维三个关键阶段的业务需求,采用微服务架构构建了涵盖绿能规划、节能设计、绿色用能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基于多维度变量参数的规格参数精确计算、仿真设备组件库管理、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等关键功能。通过典型应用案例验证,该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算力中心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效率和能效水平,为算力中心绿色化转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手段。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3

网 络

首 发

数字化移交在智能电厂建设中的实施方案探究

付豪 薛跃鹏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传统的点对点式工程数据移交模式不仅信息零散,无法相互交互,也不能满足新型智能化电厂的建设需要。研究如何将工程数据资源转变成有效的数据资产,对实现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电力行业工程数字化移交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制定数字化移交策略,明确数字化移交深度及建模方案。通过搭建一体化数字化移交平台,基于数据总线技术将设计、采购、施工和管理数据进行有机结合和相互关联,并通过三维数字化引擎提供可视化展示和信息查询,为电厂全生命周期提供数字化应用服务。本文提出的数字化移交方案整合了电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资产,使建设方在工程竣工时得到一个物理电厂的同时,也得到一个数字电厂,为智能电厂建设奠定了关键的数据基础。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4

网 络

首 发

海上风电交直流打捆送出AVC系统配置与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陈永稳 彭冠炎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目前部分海上风电的开发模式需要采用交直流打捆送出的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下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的配置和协调控制策略具有特殊性,需要开展相应的研究。本文以广东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送出工程为例,首先从AVC系统的作用范围角度出发,提出AVC系统的配置方案,然后针对每套AVC系统所能控制的无功元件类型和数量,设计相应的协调控制策略。工程实际应用表明,交直流打捆送出技术路线下,AVC系统需要按送端海上换流站AVC和受端陆上换流站AVC进行分开单独配置,同时AVC系统需要对风机、柔直阀组、SVG/固定无功补偿设备等可调无功元件的无功出力根据一定的策略进行协调控制,以达到相应的电压/无功控制目标。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5

网 络

首 发

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抗震性能分析

王凤云1 陈寅2 姜文2

1.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海上换流站是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中最为核心的海工建筑物。本文对某海上换流站的抗震性能,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开展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站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导管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等级为4级,换流站平台结构的抗震性能等级为2级;换流站平台各层动力反应放大系数最大可达1.75,电气设备抗震验算时,建议采用电气设备所在的楼面谱或者楼面波进行复核。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6

网 络

首 发

适用于海上风电的无功配置及送出海缆选型方法

范彬 丁晓宇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海上风电220kV交流送出需求的增长,送出海缆的选型及无功配置方案亟需落实。为此,考虑送出海缆不同段载流能力的差异,提出一种能够合理选择海缆型号、具备判断双端补偿或单端补偿,并给出不同端无功配置容量的协同化方法。首先建立海上风电场220kV送出系统模型。其次根据风电场装机容量和单台风机容量,选择送出海缆型号,结合风电场满发时送出海缆不同段的通流容量,确定采用双端补偿或单端补偿的方式,计算海上升压站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依据充电功率补偿系数,确定陆上集控站高压并联电抗器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并求出风电场满发时风机功率因数运行范围。最后结合国内某具体工程,通过利用PSD 2.8软件仿真计算,论证所提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送出海缆型号和无功配置方案,并充分发挥海缆的输送能力。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7

网 络

首 发

参数化族在海上升压站海缆支吊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董湛波 孙建清 徐昆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根据海上升压站海缆支吊架设计、生产、安装的实际需求,基于Revit平台定制了参数化族。首先根据关键要素对海缆支架、吊架进行分类和编码,然后确定族的定位点和参数,根据海缆支吊架的外形样式定制参数化族。将这些族用于某220kV海上升压站的BIM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定制的海缆支架和吊架的参数化Revit族能够满足工程设计选型、参数确定和布置设计的要求。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8

网 络

首 发

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空气压缩机组框架基础动力性能研究

夏梦1 邢泰高2 陈永安3 林凡伟1 丁伟亮1 王进沛4 杜林林4 岳方方4

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湖北楚韵储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4.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工程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某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作为研发示范工程,空气压缩机组采用框架基础,为掌握高低频组合多扰力作用下框架基础的动力性能,本文采用速度和位移双响应控制标准,基于柱底固结和弹性地基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基础的模态分析和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空气压缩机组基础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振动速度峰值和振动位移峰值均满足我国规范限值要求;以柱底固结模型进行计算指导结构设计是偏于安全的,但在评估高低频组合扰力作用的基础动力性能时,应考虑地基刚度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高低频组合扰力作用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及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END


过刊浏览


2025 No.8

2025 No.7

2025 No.6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