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请点击上方蓝字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电力设计信息》第17期正式发布,用笔触串联起宏观政策、重大工程、人物故事和党建探索,既展现出能源电力行业的专业高度,又呈现了绿色低碳与国际合作的广阔图景。这里有政策的方向感,有工程的力量感,也有建设者的温度感,勾勒出行业昂扬奋进的全景画卷。
封面故事
目 录
01
文件选登
1
《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价格与市场机制:要求公共电网为就近消纳项目提供稳定供应保障,项目需满足一定比例的自发自用电量;就近消纳项目需公平承担输配电费和系统运行费;在电力市场中与其他主体平等参与交易,原则上不反向送电;并对组织实施、备案和费用结算提出具体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2
《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
《指引》推动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完善市场机制,涵盖优化现货与中长期交易、健全辅助服务与容量补偿机制、发展规范透明的零售市场、健全市场干预与监管机制,以及提升市场运营和监管能力,旨在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和价格信号引导,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并维护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秩序。
3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方案》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超1.8亿千瓦、投资约2500亿元,重点在于拓展电源侧、电网侧及多场景应用,提升调用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建设,完善市场机制,通过规模化建设和制度创新,加快培育成熟的储能产业体系,推动储能全面融入新型电力系统。
4
《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重点围绕电网、煤电油气、新能源等八大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明确37个重点任务,强化数据、算力、算法等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构建算电协同机制,加快标准体系和标杆场景建设,推动产学研协同和成果转化,全面提升能源智能化水平,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5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方案》明确以“需求驱动、以质取胜、结构优化、安全可控”为核心,统筹供给、需求与环境,提出保持行业合理增速、提升装备供给能力、推动绿色智能转型、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标准与产业链协同等重点任务,并通过组织协调、财税支持、政策宣贯等保障措施,力争实现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02
项目聚焦
1
金上鄂行启新程 铜都换流绽雄光
——记“金上~湖北”±800干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冶换流站
在湖北大冶,金上至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冶换流站双极低端系统顺利投运,标志着每年入400万千瓦清洁电能即将奔流入荆楚大地,为区域能源转型注入澎湃动能。由中南院承担设计的大冶换流站,全面应用BIM正向设计平台,实现智能化出图与高效对接,并以驻点服务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展现出数字赋能与匠心坚守的融合之力。
2
戈壁滩上,奏响“光伏蓝”“生态绿”和谐乐章
在古浪黄花滩,44.5万块光伏板铺展成蓝色海洋,与沙蒿、沙蓬的绿色生机交织,演绎“板上发电、板下生绿”的治沙新篇。项目年发电量逾4亿千瓦时,不仅改善生态,还惠及13.7万户家庭。面对-20℃极寒,成都院团队以“保温棚+火炉”守护混凝土质量,以智能物资管控保障精准施工,树立戈壁光伏建设新标杆。项目吸纳数百村民就业,培育“光伏技工”,让荒漠变“阳光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光伏蓝与生态绿交相辉映,照亮了一条生态修复、能源革命与共同富裕相融共生的绿色大道。
03
人物聚焦
1
丝路红船,再次扬帆
Our Trip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配网红船党员服务队,以红船精神为引领,把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在海外电力合作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从尼泊尔配电网降损规划,到马达加斯加光储一体化微电网,再到智利大区配网设计,他们以中国先进方案破解复杂环境与技术差异,助力当地能源可持续发展。三年来,团队不仅树立了“中国智电”品牌,还推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不断深化,以匠心与担当为“一带一路”书写下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丽篇章。
2
光明照耀雪域,匠心编织未来
——世界屋脊上的攻城狮足迹
上海院以匠心和担当深入西藏能源建设,他们创新“光伏+畜牧+储能”等模式,建设储能项目、优化电网、推进矿区电气化和铁路供电改造,用清洁能源点亮万家灯火、支撑区域发展。在援藏实践中,上海院以党组织为引领,党员先锋冲锋在前,推动民族团结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带动当地就业与技术培训。从青藏铁路到阿里盐湖新能源项目,上海院以科技与智慧将光明照进雪域,以实际行动献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助力新时代西藏高质量发展。
04
企业快讯
1
中国能建广西院中标华能环江500兆瓦风电总承包工程
中国能建广西院中标华能环江500兆瓦风电总承包工程,总装机500兆瓦,年发电约11.08亿千瓦时。项目采用混装大容量机组和激光雷达技术提升效率,由广西院负责建安、设备采购及技术服务。建成后将优化电网结构、推动新能源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2
中国能建浙江院中标甘肃古浪黄花滩光伏总承包项目
中国能建浙江院中标甘肃古浪黄花滩光伏西区800兆瓦总承包项目,配套330千伏升压储能站,覆盖建设至交付全过程。项目年发电约35.5亿千瓦时,将支持甘肃至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优化华东电力结构,推动中西部绿色能源开发与清洁能源高效配置。
3
全球首个超稠油光热开发项目投产运行
中国电建山东电建三公司在新疆克拉玛依投产全球首个超稠油塔式光热开采示范项目。项目利用37塔式光热系统储热供蒸汽,实现“光尽其用、零碳采油”,年可供高品质蒸汽5.2万吨,替代天然气392万立方米,减排0.85万吨,标志我国稠油绿色低碳开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4
孟加拉国最大规模新能源项目群成功“上线”
中国电建福建院联合总承包的孟加拉国帕布纳64兆瓦光伏项目正式商业运营,作为500兆瓦新能源项目群二期,将每年发电约1.1亿千瓦时,节约标煤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万吨,为孟加拉可再生能源发展及电力供应优化提供示范和支撑。
5
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并网发电
中国电建成都院勘察设计的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44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配套66兆瓦/132兆瓦时储能系统,每年可减标煤约25.62万吨。项目融合防沙治沙与新能源建设,助力蒙西“光伏+储能”一体化、电力系统优化及“三北”六期工程推进,彰显技术实力与生态环保成效。
6
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抽蓄电站枢纽工程通过验收
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验收通过,装机1200兆瓦,双向调节能力240万千瓦。电站累计发电28.94亿千瓦时、抽水35.3亿千瓦时,循环效率81.13%,每年可消纳清洁能源2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6万吨,助力西北电网安全与新能源发展。
7
新疆吐鲁番唐山海泰100兆瓦塔式光热项目实现全系统满负荷发电
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包的新疆吐鲁番唐山海泰100兆瓦塔式光热项目实现全系统满负荷发电,年发电量约1.142亿度,节约标煤3.4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91万吨。项目与900兆瓦光伏电站协同运行,提高整体发电效率和系统稳定性,助力新疆绿色能源转型与清洁低碳电力体系建设。
8
华润蒲圻电厂三期5号机组工程投运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中南院设计的华润蒲圻电厂三期5号机组投运,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热效率48.91%,年发电量90亿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20克/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22万吨。项目满足湖北省电力需求,优化电源布局,助力中部地区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
9
电建上海院首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上海院参与的“近零能耗社区能源系统多维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聚焦低碳社区建设,突破多维储能与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技术,实现园区能源系统高效低碳运行,彰显国际领先水平。
10
中国电建华中院7项工程获202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华中院7项工程获202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涵盖海外电厂、输变电、配电网、近零碳示范区等多领域。项目在保障能源供应、优化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及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成效显著,体现华中院在工程质量、科技创新和行业影响力上的领先水平。
05
管理论坛
1
中国能建云南院:践行ESG理念,助力老挝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More
中国能建云南院在老挝北部建设的1000兆瓦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全面践行ESG理念,将绿色低碳、生态保护与社会责任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当地就业、技能培训及基础设施改善。项目投运后,年发电17亿度,显著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并通过中老电网互联互通实现清洁电力最大化利用。云南院以中国标准、技术和装备推动全链条建设“走出去”,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升级和中老合作深化,彰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责任担当。
2
甘肃院72小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8月甘肃榆中山洪灾害发生后,中国能建甘肃院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派专业技术人员奔赴重灾区,冒雨勘查泥石流、洪水及安全隐患,科学分析灾害原因并提供数据支撑。72小时内,他们克服道路塌陷、通信中断、泥泞险情等重重困难,用专业能力守护生命安全、保障救援通道、支撑灾后重建,用沉稳、专注与担当筑起灾区希望,为人民家园重回安宁提供坚实支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