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请点击上方蓝字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电力设计信息”第14期正式发布。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和能源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本期聚焦政策解读、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协同,从制度建设、项目实施到技术创新,展现电力行业加快转型、提质增效的坚实步伐。
封面故事
目 录
01
文件选登
1
浙江、河南、广东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证核发全覆盖,浙江、河南、广东三省率先开展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试点,探索数据贯通、分类核发、自动划转等关键机制。方案明确从建档立卡、计量装置管理到数据归集与核发规则的全流程要求,强化地方电网协同与系统对接能力。此次先行试点将为全国绿证制度化、标准化提供宝贵经验,加速构建绿色电力市场消费新格局。
2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
新修订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首次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控制纳入节能审查范畴,推动节能从能耗控制向“能碳双控”转型。《办法》建立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强化项目源头把控与全过程管理。通过压实节能责任、优化审查流程、细化法律责任,全面提升审查刚性与执行效能。
3
《电力企业涉电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办法》聚焦电力企业在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电力保障等涉电情形下的专项应急预案管理,强化预案科学性与实战性。《办法》明确地方电力管理部门与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共同承担备案与监督职责,鼓励无脚本演练,推动预案信息化建设,删除低效要求,提升操作实效。同时对预案评估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应急体系“统分结合、协调联动”,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筑坚实防线。
4
《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发布
《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作为首份国家层面电力市场年报,全面梳理我国在制度体系、现货机制、绿色交易等八大方面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入提速攻坚新阶段。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62.7%,绿电绿证交易活跃,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主体加速崛起。展望2025年,电力市场将围绕规则完善、跨区交易、现货全覆盖等六项重点持续发力,为新型电力系统与绿色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02
协会工作
1
关于召开2025年电力勘测设计行业非传统业务转型发展研讨会的通知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将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市组织召开2025年电力勘测设计行业非传统业务转型发展研讨会,请各参会单位于8月8日前将会议回执发送至邮箱:107098818@qq.com。
2
关于申报2025年度电力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通知
申报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报单位通过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网站首页右上角【登录】进入申报系统,然后根据电力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用户手册进行操作。
申报截止日期:2025年8月29日。
03
项目聚焦
1
高原破壁者
——中国电建四川院藏北电力天路攻坚纪实
中国电建四川院承担的藏中至昌都50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穿越高寒重冰区与陡峻峡谷,全线海拔均超4500米,最高塔位达5360米,创世界纪录。为攻克高差逾千米、地质极端复杂等难题,四川院组建党员骨干外业队伍,首次引入登山技术作业,开展“无路攀岩”式勘测。项目突破的不仅是地理极限,更凝聚了青年一代在雪域高原上淬炼出的技术实力与精神韧性,彰显央企担当和“破壁而生”的开拓精神。
2
绘就高原水城新图景
——成都院拉萨两岛内河生态廊道献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由成都院打造的拉萨两岛内河生态廊道项目,以“水为链、镶园为珠”重塑滨水空间格局,打通“临水不见水”难题,串联生态修复、文化展陈与市民休闲,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项目融合高原绿化、智慧管水与藏地文化,创新采用透水混凝土、智能灌溉、生态鱼道等手段,实现生态与人文共融、景观与民生并进,绘就一幅“城水相依、诗意栖居”的高原幸福画卷。
04
企业快讯
1
成都院相继中标抽蓄和超高海拔风电项目
成都院中标四川盐源白乌1700MW抽水蓄能电站勘察设计及西藏措美哲古8MW超高海拔风电EPC项目。白乌电站助力川西新能源消纳和农业灌溉;措美风电项目具有超高海拔特点,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99亿千瓦时。
2
中国能建云南院中标勐达光120兆瓦光伏EPC总承包工程
中国能建云南院中标勐达光120兆瓦光伏EPC项目,项目位于云南勐海县,采用双面组件,固定倾角运行。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1亿度,具备良好经济与环保效益,助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
3
阿拉善右旗100万千瓦风储基地保障性项目全容量并网
7月21日,内蒙院总承包的阿拉善右旗10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成为全球首个百万千瓦混塔风电项目,助力我国新能源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
4
全国首个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供项目投运
7月15日,华北院总承包的全国首个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供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运,融合风光储能与算力技术,实现清洁能源对数据中心直接供能。项目装机达345MW,年发电量8.48亿千瓦时,助力“东数西算”绿色算力枢纽建设。
5
哈密市首个“全钒液流”独立储能电站成功并网
7月26日,中国电建西北院牵头总承包的哈密市首个100MW/400MWh全钒液流独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采用先进全钒液流技术,实现高效稳定电力调节。项目位于极端戈壁环境,助力“疆电外送”及新能源高效消纳。
6
灵台电厂首台百万机投产
7月25日,山东院总承包的灵台电厂首台百万千瓦调峰机组建成投产,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性能优良。该项目是陇东至山东特高压调峰电源,为山东能源安全和迎峰度夏保供提供坚实支撑。
7
全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环网工程全线贯通
华中院参与设计的新疆环塔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环网全线贯通,创全国最长沙漠路径与超高压单程线路两项纪录。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助力南疆新能源并网与电力外送,保障全国电力稳定供应。
8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
吉林院参与设计的全球最大规模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创新“源网荷储”一体化全产业链,首创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实现绿氢装备国产化。项目开辟东北绿色化工新赛道,助力氢能产业和能源转型。
9
华能太仓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5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一次成功
7月22日,由中国能建华东院勘察设计的华能太仓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5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一次成功,排放低于国标50%,可实现20%BMCR深度调峰。项目采用自主高参数超超临界技术,兼具清洁、高效、灵活,助力江苏电网新能源消纳和区域电力安全保障。
10
水电总院主编的首部氢能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水电总院主编的首部氢能行业标准NB/T 11810-2025《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工程规划报告编制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底实施。该规程填补国内氢电耦合标准空白,推动绿氢技术自主创新,促进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高质量发展。
05
奋进足迹
1
中国电建西北院75载征程推动三项工程入选“电力工业遗产”名录
在中国电建西北院建院75周年之际,其勘测设计的盐锅峡、刘家峡、龙羊峡三座水电站入选“电力工业遗产”名录。盐锅峡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成的首座大型水电站,被誉为“黄河第一度电”的诞生地;刘家峡攻克高地震区复杂地质难题,成为亚洲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龙羊峡则是“西电东送”早期标志性工程,代表80年代中国水电设计最高水平。三座工程共同见证中国水电从“能建”到“善建”的跨越,也展现了西北院薪火相传、勇攀高峰的精神传承。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