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电力勘测设计》2025年度网络首发(二期)
最新动态
《电力勘测设计》2025年度网络首发(二期)
2025-07-043

 关注我们 

请点击上方蓝字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电力勘测设计》


《电力勘测设计》是由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主管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唯一科技类期刊,创刊于1978年。已被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收录。期刊专注于电力行业政策、电力勘测设计、工程管理、新技术及企业管理等领域,设有电网设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新能源和核电等栏目,旨在推广科研成果和推动科技创新,每月月底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 11-4908/TK,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913。


1

网 络

首 发

构网型储能技术的研究综述与应用

侯鹏 李丽 张斯亮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构网型储能技术成为能源领域研究的重点。构网型储能技术,以其带来的虚拟惯量、黑启动等能力,为储能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双高”电力系统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构网型储能设备原理及特点,并介绍了构网型储能设备电网仿真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性能测试与评估等内容。构网型储能技术应用部分,结合行业最新的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实际案例,通过储能设备和光伏发电系统测试,详细剖析了构网型设备对系统的调频调压支撑,以及在故障穿越时的系统支撑性能等。最后,对其应用场景展望,为实现更优效率的构网型储能设备提供了指导。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2

网 络

首 发

基于绿氢与碳捕集合成绿色天然气技术探讨

田江南1 张久波1 刘畅1 王奥1 严成建2 尤清华3 李双江4

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3.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4.黄河新能源(北京)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加速布局,氢能源的消纳途径成为影响氢能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临氢金属管道有氢腐蚀和氢脆的可能性,因此氢能的直接应用有较大风险。天然气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清洁能源,绿氢耦合二氧化碳合成绿色天然气既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能开辟绿氢的消纳途径,是一种有前景的绿氢衍生物。文章阐述了电解水制氢、碳捕集、甲烷化工艺的关键技术与存在的痛点,并对绿色甲烷的成本及市场情况做了分析,为本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可选的技术思路。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3

网 络

首 发

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配置模型及案例分析

龚晨 卢海勇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在规划阶段,通过风光储氢耦合分析论证合理的项目建设规模是项目开发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分析风光储制氢系统的能量平衡,建立风光出力、储能和制氢耗电的能量平衡模型,并采用动态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全生命周期的单位立方氢气成本,以单位立方氢气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得出最优的风光和制氢容量配置,使风光储制氢项目的系统配置有依据。风电出力和光伏出力由于出力特性不同,形成互补之势,对提高氢能设备利用率、降低制氢成本有较大推动作用。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4

网 络

首 发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压缩空气储能硐库截面形状性能对比研究

郑斌 姚院峰 赵亚龙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因其经济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在储能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基于有限差分法(FDM),采用FLAC3D软件对压缩空气储能硐库的三种截面形状(圆形、马蹄形和城门洞形)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截面形状对硐库应力分布、位移变形及围岩塑性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截面在开挖和运营阶段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顶板和底板沉降量及水平位移最小,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应力集中程度最低,塑性破坏区域最小且分布均匀。相比之下,马蹄形和城门洞形截面存在显著的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分布不均,易发生局部破坏。本文为压缩空气储能硐库的截面形状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5

网 络

首 发

某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空气透平发电机框架基础动力性能优化研究 

林凡伟1 邢泰高2,3 夏梦1 侯景峥2,3 丁伟亮1 王进沛4 杜林林4 岳方方4

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湖北楚韵储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4.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工程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某300 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空气透平发电机框架基础设计无相关工程参考且振动控制要求严格,需开展自振特性及动力响应分析指导工程设计。本文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空气透平发电机框架基础自振特性与受迫振动响应,讨论了不同优化措施对基础台板和中间层平台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透平发电机框架基础低压缸位置纵向位移较大,接近“动规”限值;采取增加台板横梁截面高度、提高横梁刚度等方案,可有效降低基础台板纵向位移。中间层平台竖向位移较大,达20.46μm;采取增加板厚及次梁高度可有效降低中间层平台竖向位移。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基础动力分析与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6

网 络

首 发

基于SoundPLAN对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降噪方案设计

龚泠萱 王玺 应梦凡 孙宇 凌晨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为例,详细分析了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项目中主要噪声源的特性,系统阐述了噪声控制的基本思路与详细措施,并利用SoundPLAN软件模拟预测了噪声控制措施实施后的预期效果,旨在为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项目的噪声治理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7

网 络

首 发

基于樽海鞘群算法的新能源接入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研究

黄其昱1 谭天乐2 谭鑫1 徐继尧1 王志1 居勇1

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

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有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移动储能得到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基于新能源、配电网、移动储能的特点,建立在配电网运行约束和移动储能运行约束下,以弃风弃光量最小、配电网网损最小和配电网运行费用最小为综合目标的新能源接入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然后基于变异、交叉和选择操作,增加搜索群体的多样性,提高全局搜索能力,进而提出基于差分演化的樽海鞘群算法获得配电网线路各个时段移动储能的最优配置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求解算法较常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定位精度更高。最后,结合X配电网线路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的适用性。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8

网 络

首 发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与深度神经网络的光伏功率预测

刘欲晓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光伏功率预测在可再生能源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准确预测能够显著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与卷积神经-门控循环网络(CNN-GRU)相结合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VMD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以有效分解光伏功率序列;其次通过CNN提取不同尺度的局部特征并结合GRU捕获分解后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关系从而构建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最后将多个预测结果组合在一起完成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预测精度优于传统预测方法,为光伏功率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9

网 络

首 发

面向“无废城市”的多能源系统协调优化模型

刘晓鸥1 刘剑2 李学斌2 赵号2 刘建伟1

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快速提高,城市多能源网调节能力不断减弱,制约了大规模耗能与供能型垃圾废物设施的处理能力与运行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无废城市”的多能源系统协调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多时间尺度的废物处理设施模型以及多源能量调节系统模型。然后,提出了无废城市多能源系统(zero-waste city multi-energy system,ZWC-MES)拓扑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ZWC-MES多目标协调优化模型,并利用深度强化学习中的Q学习的拓展方法进行求解。本文所提优化方法能够,协同调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城市多种类负荷,满足ZWC-MES经济性、废物减量和环境质量提升的综合需求,描述ZWC-MES在废物处理与多能源系统协调优化的复杂过程。最后,通过以东北某城市实际多能源运行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无废城市多能源系统可有效提高能源主干网调节能力与废物处理效率,降低城市污染,实现大规模城市废物的快速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10

网 络

首 发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联合优化低碳经济调度运行研究

徐兵1 赵号1 亢晓峰1 李睿2 程宇1 李学斌1 曹艳楠1

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考虑综合能源系统调度运行策略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开展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联合优化低碳经济调度运行研究。首先,兼顾经济性和环保性,以系统经济成本最小和污染气体排放量最少为目标,建立多目标多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联合低碳经济调度运行模型;其次,提出基于多元负荷特性的运行调度周期时段粒化方法,联合利用粒计算和多目标细菌群体趋药性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采用某综合能源系统作为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说明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11

网 络

首 发

某人工洞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选址与地面站区总平面布置研究

秦华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人工洞室型储气库因其在选址上的优势,是未来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储气库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现状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某人工洞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选址进行了实例分析,然后对该项目的地面站区总平面布置进行分析,提出增加AHP辅助选址工具及相关布置的建议,有助于提高人工洞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选址工作效率。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12

网 络

首 发

基于LCC模型的深远海海上风电输电方式经济性分析

林慧 肖宣炜 曾勇 缪胜光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海上风电发展势如破竹,如何有效实现大容量海上风电能源的长距离传输,对于加速海上风电向“深水化”“大型化”发展有重要意义。研究聚焦深远海海上风电的输电方式,分别对交流、直流输电系统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两者的投资构成,并从全寿命周期成本视角建立了深远海海上风电输电方式的经济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交流、直流输电系统的投资构成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直流输电方式虽初始投资高于交流输电,但随着距离的增加,直流输电在运维成本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当达到一定临界值时,直流输电方式将更具经济性。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13

网 络

首 发

基于LCOE和FIRR协同分析的某山地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评估

周晓彬

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山地光伏的开发建设已成为节约建设用地、推动光伏发电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项目边界条件易变,因此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衡量山地光伏发电项目经济可行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河北省某650MWp山地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COE和FIRR相互结合的经济评价体系,评估项目经济特性并考察单位千瓦投资、发电量、运营成本及上网电价等因素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确定项目经济可行的安全边界。结果表明,该项目25年运营期LCOE为0.2715元/kWh,低于上网电价;FIRR为7.61%,高于基准收益率。同时,项目边界条件存在一定安全阈值,即当单位千瓦投资超支33.2%,发电量减少23.9%,运营成本上涨3.48倍,或者上网电价下降9.62%时,项目将触及经济安全的临界点。经评估,该项目在安全边界内经济可行,具备一定开发价值。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14

网 络

首 发

条形储煤场自然通风方式探究

杨光 陶永成 侯冬萌 刘振一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分析封闭式条形煤场通风方式对爆炸危险分区等级的影响,给出条形煤场穿越通风方式的计算方法。介绍煤堆中甲烷气体释放量的计算方法,并依据国际标准中稀释通风的研究方法对条形煤场中的甲烷浓度进行推算。通过研究规范与结合现场实测验证通风效果,证明穿越式通风设计既可以满足可燃气体的最小防爆通风量,又能提高煤场密封程度,加大抑尘能力、同时降低煤场防爆区域划分等级,进而降低煤场内电气设备防爆等级要求,显著节约项目投资成本。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15

网 络

首 发

220kV自钻越钢架的设计技术研究

黄浩 李卓 赵洋 高明德 刘佳琛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在新建高压线路钻越已有线路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点。本文以新建220kV输电线路钻越500kV线路工程为例,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同塔双回路自钻越钢架方案。该方案将220kV自钻越钢架直接与500kV被钻越铁塔相连,并对钢架的导地线布置及挂点位置进行了精确规划。在优化结构设计后,深入分析了钢架加载后对被钻越铁塔自重、基础受力、结构模态以及杆件受力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补强措施。与传统钻越方案相比,该方案在占用走廊宽度、投资造价、施工难度以及停电周期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也为其他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钻越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全文


END


过刊浏览


2025 No.5

2025 No.4

2025 No.3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