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请点击上方蓝字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电力勘测设计》
《电力勘测设计》是由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主管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唯一科技类期刊,创刊于1978年。已被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收录。期刊专注于电力行业政策、电力勘测设计、工程管理、新技术及企业管理等领域,设有电网设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新能源和核电等栏目,旨在推广科研成果和推动科技创新,每月月底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 11-4908/TK,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913。
封面故事
THE COVER
本月刊载论文15篇,覆盖“系统规划、新能源、电网设计、工程勘测、火力发电”等栏目,选推文章如下。
“系统规划”栏目
0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转型研究
虞舟鲁,柴祥君,安文占,滕龙妹,林霖,康琴,张敏
摘要:本文研究总结了传统电网规划编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下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指标管控与传导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定目标”“定需求”“定布点”“定空间”及“定管制”五项核心编制内容,并在统一规划基础、规划衔接传导、空间布局要求和规划评估反馈四方面提出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的技术转型方向与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高质量电网建设助力西部大开发的成效和建议
张天龙,党斌,王凯,陈海焱,董飞飞
摘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电网是关乎发展命脉和民生福祉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调研并总结了近五年来西部地区电网在发展规模、绿色转型、技术水平、服务民生和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上取得的成效,也分析了当前西部地区电网在清洁能源消纳、安全稳定运行和工程建设实施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为实现西部地区高质量电网建设,提出要科学规划做好统筹协调、加快推动电网转型升级、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做好配网巩固提升工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新能源”栏目
02
海上风电工程测深数据噪声自动化处理相关问题研究
马超,高兴国,曲萌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海上风电工程测深数据的噪声来源和滤波方法,旨在优选最适合的技术以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文章探讨了自动化滤波技术的实现,并对数据精度进行了科学评估,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开发专门的软件系统,将这些先进的滤波技术与评估方法进行集成和自动化,进一步提升了测深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为海上风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维期监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基于度电成本的大型光伏电站设计方案研究
王安宇,俞娴怡,刘盛,胡效东,王恩琦
摘要:在全球各国政府抓紧制定与执行“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势必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主流方向之一。本文以光伏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模拟的研究方法,将度电成本分别与电站容配比和光伏组件类型的对应关系进行模拟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属地当下的人、材、机价格,对于中东地区的大型平地集中式太阳能光伏电站,N型光伏组件比P型组件更有利于降低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and construction,EPC)度电成本,且最低的EPC度电成本对应的交流与直流装机比值在1.34附近,对于该地区光伏电站的招投标有一定借鉴意义。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槽式光热电站集热回路流量不均影响分析
康宁,李栋,徐皓鹏,靳伯阳
摘要:使用AFT Fathom软件对50 MW导热油槽式光热电站导热油系统进行建模,模拟三个低流量工况下导热油在集热回路中的流量分配情况。模拟中太阳法向直射辐射、气象条件、场地条件、集热场布置、运行模式均采用某项目的实际数据。模拟结果表明,在低流量工况下集热回路间的流量分配不均匀,在流量最小的8.4%设计点工况部分回路出现断流。结合集热器的控制策略,估算得到流量分配不均对发电量的影响,33.5%设计点、16.8%设计点工况下发电量变化不明显,8.4%设计点工况下发电量减少20.65%,影响较为显著。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光伏系统直流弧闪计算方法综述
杨鹏
摘要:光伏系统包含大量直流元件,存在直流弧闪情况。弧闪危害是电力系统中最具威胁和代价最高的电力伤害事件之一,而通过弧闪计算结果选择预防和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目前最科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交流弧闪计算方法相对成熟,主要参考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EEE 1584标准和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标准NFPA 70E,而直流弧闪尚无统一公认的算法。NFPA 70E—2024在附件中提供了最大功率法(Maximum Power)可对直流弧闪进行计算,IEEE 1584—2018和NFPA 70E—2024的条文中均列出了可用于直流弧闪计算的参考文献。这些文献涵盖了Maximum Power法、Stokes & Oppenlander法、Paukert 法、DGUV—I 203—077(Iterative) 法及DGUV—I 203—077(Worst-Case) 法等5种方法,本文对前述5种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同时,结合某光伏系统项目案例,以Maximum Power法和DGUV—I 203—077 (Worst-Case)法分别进行了光伏系统直流弧闪计算,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电网设计”栏目
03
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耐张铁塔选型研究
蒲凡,李林,侯中伟,刘翔云
摘要: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铁塔尺寸大、负荷重,塔型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铁塔受力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现有的铁塔设计经验已不能满足要求。本文对典型耐张塔,包括干字型塔、酒杯型塔、门型塔以及分体塔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按照3 000 m海拔的跳线间隙进行尺寸规划,对40 mm和60 mm特重冰区各型铁塔进行了建模计算,从经济性、地形适应性和节点构造难度等方面给出了推荐的塔型选择方案,为铁塔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广州商展核心区“社区事·大师做”变电站建筑与景观融合设计研究
周森,严韦,刘志强,林悦鑫,谭骞,刘若颖,胡倩
摘要:随着城市中心用电负荷的持续增长,城市核心区变电站建设成为城市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变电站作为提供电力供应的传统工业建筑,如何塑造其形象,使其发挥电力输送核心功能的同时融入城市景观,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品质成为现今城市核心区变电站设计的新方向和必然趋势。以“社区事·大师做”变电站为依托,化“邻避”为“邻利”,充分尊重变电站建设及周边环境,将变电站打造成为开放的城市景观,营造城市客厅形象。以广州商展核心区锦汉变电站为依托,针对建设制约条件及景观品质提升需求,提出建筑与景观融合方案。所提实施路径可供行业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工程勘测”栏目
04
输电线路困难地区激光点云成果质量控制方法
孔维莉,王新辉,黄兵,杨永文,张栋
摘要:随着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如何控制点云成果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问题。针对输电线路一般地区,控制点云成果质量的方法较多,也行之有效。然而,在高原、高寒、高山地、荒漠无人区或植被茂密、反射率较低、地貌破碎等特殊困难地区,却缺失全流程的控制措施。分析在输电线路各类型困难地区中,影响点云成果质量的主次因素及影响程度,同时提出因地制宜的点云成果质量控制方案,并通过4类典型的困难工程实例进行验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地震综合测井曲线在地下储能选址领域的应用
郝猛
摘要:地下储层是综合研判区域地质条件好坏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地下有效储层与地下压气储能区两者间的相关性和相似性,采用地震物探综合测井曲线方法,可分析得知地下压气储能区的地质情况。首先,通过梳理地震资料,初步分析出地震剖面反射特征,结合地震沉积学对区域地质构造及其演化进行全面认识;随之,利用综合测井曲线间的拟合关系,弥补勘探资料的缺陷,重组出有效的声波曲线;此外,将拟合曲线形态与地震反射特征相结合,进行层位标定和精细解释;最后,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井口样品统计,利用Jason8.4软件建立地质模型。通过井口样品统计结果与地震属性相匹配,将区域地下储层归类,确定地下有效储层类型和最有利分布区Ⅱ类储层区,Ⅱ类储层区即为地下压气储能选址范围。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基于Python的塔基断面自动化成图研究
董小刚,锁宝,王彬,胡栋
摘要:塔基断面绘制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塔基断面的绘制方法大多基于AutoCAD的二次开发,其在环境配置及操作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基于Python开发一款新型的塔基断面绘制工具,优化以往对数据处理及环境配置、参数设置的要求,具有简便的界面操作及系统兼容效果,实现集数据读取、数据处理、塔基断面绘制于一体的自动化绘图工具,通过陇东—山东±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实例应用,表明提出的塔基断面成图工具可提升内业成图效率,成图质量也得到保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超低含水量高填方黄土地基强夯处理研究
林伟斌,张捷,宋扬
摘要:针对内蒙古某燃煤电厂的超低含水量高填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强夯处理技术展开讨论,根据黄土的性质和回填的情况,结合强夯后的效果检测,分析不同强夯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火力发电”栏目
05
海边软土地基直埋大口径输水管道沉降数值分析与监测
刘安荣
摘要:软土地基上直埋长距离大口径输水管道,因管道对沉降敏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管道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易导致管道发生渗漏破坏。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2D 对某海边电厂直埋循环水管道地基在3 m高厂区填土附加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沉降量,提出直埋管道、两端封堵、管内注满水等管道固结沉降一年后沉降量完成90%以上,再将管道两端分别接入主厂房和曝气池,并现场进行沉降过程监测,结果表明:沉降监测值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接近、趋势一致,项目投运两年后管道未发生渗漏破坏,达到预期要求,大大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1 000 MW机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应用研究
汪正明,梁琳达,储剑锋
摘要:以北方某2×1 000 MW机组为例,给出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和表凝式间接空冷系统的基本配置参数,并对两种空冷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在技术上,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在气温较高时具有更低的运行背压;在经济上,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初投资较高,但年运行费用(含煤耗)低,具备较好的投资回收年限。最后结合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特点和已投运机组冬季运行经验,给出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防冻及降低凝结水过冷度的有效措施。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煤粉爆炸指标在制粉系统防爆及燃煤管理应用中三大基本问题的探索
张建中,李政,曹理平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国内规范在引进ВТИ煤粉爆炸指数中存在的误区;通过对国内外多种文献的比较分析,从以下三大基本问题进行探索:①爆炸指数确定方法选择;②爆炸指数分级界定标准及等级选择;③与爆炸指数等级配套防爆对策的选择。基于探索结果指出应予澄清的误区;提出可以取代ВТИ准则或俄2000标准的精准简化计算方法;分析煤粉爆炸指数等级与提升磨煤机防爆温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运用煤粉爆炸指数定性指标—防爆温度线图来定性分析防爆配煤操作中的优化路线问题。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浏览二月刊